斗式提升机类型的基本原理及方案论证
2.1 工作原理
斗式提升机适用于低处往高处提升,供应物料通过振动台投入料斗后机器自动连续运转向上运送。根据传送量可调节传送速度,并随需选择提升高度;是一种被普通采用的垂直输送设备, 用于运送各种散状和碎块物料,例如水泥,沙,土煤,粮食等,并广泛地应用于建材、电力、冶金、机械、化工、轻工、有色金属、粮食等各工业部门。
斗式提升机是通过紧固在牵引构件胶带或链条上的许多料斗,并环绕在斗式提升机上部头轮和下部尾轮之间,构成闭合轮廓。驱动装置与头轮相连,是斗式提升机的动力部分,可以使头轮轴运动;张紧装置一般和下部尾相连,使牵引构件获得必要的初张力,以维持牵引构件正常运转。无聊从斗式提升机下部机壳的进料口进入物料,通过流入式或掏取式装入料斗后,提升到头部,从头部沿出料口卸出,实现垂直方向输送无聊的目的。斗式提升机的料斗、牵引构件及头轮和尾轮等到安全在全封闭的罩壳之内。
斗式提升机在下部装料,头部卸料,由于被输送的物料特性差异不大,所以装料和卸料的方式也就不同。根据物料的特性正确选择装料和卸料的方式,对其工作情况和生产率影响很大。对装料和卸料的要求是:装料均匀、块状物料直接流入料斗;卸料时物料能正确的进入卸料槽,不返料;物料抛卸中补充剂罩壳;采用间隔布置料斗的高速斗式提升机,物料过程中不碰撞到前面的料斗上。
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 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带传动的斗式提升机的传动带一般采用橡胶带,装在下或上面的传动滚筒和上下面的改向滚筒上。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斗式提升机一般都装有机壳,以防止斗式提升机中粉尘飞扬。
正确选用料斗的尺寸和形状、运动速度、滚筒与链轮尺寸以及适合于物料物理性质和提升机工作条件的机首和底座尺寸是斗式提升机能否正常工作的条件。在设计提升机前,必须分析它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对于调整提升机,应研究物料在料斗内的运动及从物料中抛出的情况。
斗式提升机有两种装料型式:
(1) 掏取式(自抓取式):由料斗在尾部机壳的物料中掏取装料。本设计中主要设计为自抓取式斗提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掏取式:由料斗在尾部机壳的物料中掏取装料。对于粉末状、粒状、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由于掏取时不产生很大的阻力,料斗可以在较高的运动速度,一般为0.8~2m/s,所以它通常和离心式卸料配合应用。
(2) 流入式:物料直接由进料口流入料斗内装料。对于块度较大和磨琢性大的物料:由于挖取阻力很大,故采用装入法,料斗运动速度不能太高,通常不超过1m/s。
斗式提升机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 按输送物料的方向分为:垂直式和倾斜式;
(2) 按卸载特性分为:离心式、重力式、混合式;
(3) 按料斗的型式分为:深斗式、浅斗式、鳞板式;
(4) 按牵引构件型式分为:带式、板链式;
(5) 按工件特性分为:重型、中型、轻型
斗式提升机的规格是以斗宽表示。目前国产D型斗式提升机规格有D160、D250、D350、D450四种;HL型斗式提升机规格化有HL300、HL400两种;PL型斗式提升机规格有PL250、PL350、PL450三种。大型斗式提升机宽达800mm。
据国外文献介绍,胶带提升机的斗宽已达1250mm,输送量达1000吨/时,最大提升机高度达80米。
斗式提升机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能在垂直方向或倾角较小范围内运输物料而横断面尺寸小,占地面积小,能在全封闭罩壳内运行工作,不扬灰尘,避免污染环境,必要时还可以把斗式提升机底部插入料堆中自行取料。
同样斗式提升机也存在一些缺点,过载的敏感性大,必须均匀给料,料斗和牵引构件较易破坏。机内较易形成粉末爆炸的条件,斗和皮带容易磨损,被输送的物料收到一定的限制,只适宜输送粉末和中小块状的物体。
斗式提升机是以牵引型式命名的,并以第一主参数斗宽确定规格大小。如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发的JB3926-85《垂直斗式提升机》标准中TH400环链式斗式提升机(T-提升机的是Ti、H-环链的一并Huan),斗宽400mm。
提升机的结构一般有几大部分组成:驱动装置、出料口、上部区段、牵引件、料斗、中部机壳、下部区段、张紧装置、进料口、检视门。
斗式提升机牵引件常用橡胶带、圆环链、套筒滚子链几种型式,从而形成了三种基本结构型式。新标准中规定了TD型、TH型、TB型三种结构形式的提升机,将分别替代国内原D型、HL型、PL型三种机型。
除上述定型产品外,NTD内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内部加料、重力式卸槽,结构比较新颖的机型。而ZL型斗式提升机,DTG型斗式提升机(牵引件是胶带、无底料),脱水斗式提升机等,因生产量较少,故不一一介绍。